你说现在刷抖音老看见别人种药材发财,心里痒不痒?特别是丹参这种看着不挑地的作物,是不是觉得撒把种子就能等着收钱?我表弟去年就这么干的,结果秋天挖出来的根细得跟牙签似的,药材商瞥了一眼扭头就走。这事儿啊,关键就坏在"到底该种多少棵"这个死结上。

新手最容易犯的混是什么?就是把种菜的经验生搬硬套。隔壁村张婶用种萝卜的间距种丹参,株距留了30厘米,结果地里稀稀拉拉像秃子头顶。反观村东头李叔按专家说的种了1万株,到采收时根都挤成麻花。你说这中间差在哪?
先看组实在数据对比
种植方式 | 每亩株数 | 根茎粗度 | 亩产干货 |
---|---|---|---|
传统撒播 | 15万+ | 0.3cm | 150kg |
穴盘移栽 | 8000-1万 | 0.8cm | 300kg |
机械种植 | 6000株 | 1.2cm | 400kg |
看见没?种得越密反而产量越低。药材商收丹参要看根茎粗细,细的只能当统货卖,粗的能卖精品价。这就跟种西瓜似的,满地小瓜不如精心养几个大瓜。 |
南北种植差异能有多大
在河北种丹参,株距25cm行距30cm正合适。可你要是在贵州山区这么干,雨季准保烂根。南方得把行距拉到40cm往上,株距倒是能缩到20cm。去年云南有个种植户不信邪,非按北方标准种,结果采收时烂了三分之一。

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:那到底该种多少棵?我实地跑过二十几个种植基地,发现这么几个门道:
- 种苗成本决定下限:买的种苗要是超过1块钱/株,每亩别超8000株
- 采收方式定行距:用小型机械采挖的,行距必须留足35cm
- 肥料类型影响密度:用有机肥的地块可以密植10%
- 海拔每升高100米,株数要减少5%
最近遇到个邪门事:同批种苗,王庄种7000株亩产500公斤,李村种9000株反而只有400公斤。后来发现王庄的地是砂壤土,渗水性好,能承受更高密度。所以说啊,光知道株数没用,得先摸清自家地啥脾气。
别信那些卖种苗的忽悠,说什么"种得密赚得多"。我算过账,按现在市场价:

- 种6000株:管理省心,但前期投入大
- 种1万株:风险高,可能连本都收不回
- 8000株左右:最适合新手试水
小编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种丹参不是做数学题,去年帮老丈人规划种植时,特意留了200株试种区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株距差5厘米的,根茎粗度能差出一倍。要我说啊,与其纠结具体数字,不如先划出试验田,种它三五种密度对比着看,比听一百个专家都管用。
版权声明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转载稿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注明来源(种丹参一亩地栽多少棵才不亏本?:https://www.theluxfarm.com/wenda/16659.html );
3.网络文章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补充。